詩經集傳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前11世紀-前6世紀)的詩歌305篇(除此之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六篇,題目分別...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前11世紀-前6世紀)的詩歌305篇(除此之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六篇,題目分別...
《周易集解纂疏》原書36卷,初刻於道光壬寅年(1842),其本海內少見,後督學趙尚輔刻入《湖北叢書》。今本只作10卷,首末完整,疑是後人所併。另有《叢書集成》本...
《爾雅註疏》又名為《十三經註疏:爾雅註疏》,是對《爾雅》加以註解的中國古代著作,作者為晉·郭璞(註作者)與北宋邢昺(疏作者)。 《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
劉寶楠的論語正義,也是對何晏論語集解所作的注釋。它充分吸收了前人的注釋成果,同時對其謬誤也多所匡正。它還采集了不少清人注釋、考證論語的新材料,並注重文字訓詁、史...
南宋朱熹編註,包括《大學章句》、《中庸章句》各1卷,《論語集註》10卷(見圖),《孟子集註》7卷。參考前人成果,著力於己註,借以系統發揮理學思想和理論,是朱熹哲...
十三經之一。漢儒稱為「禮經」,或單稱「禮」。漢代已殘闕,當時所傳有三本:戴德 本、戴聖本、劉向別錄本。今通行本為鄭玄注、賈公彥疏之劉向別錄本,十七篇。論述 冠、...
《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醜等著。最早見於趙岐《孟子題辭》:「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為「四...
古者凡公文及函札皆名曰書。尚書諸篇,大部分為古代之公文,故先秦但稱此書曰「書」。至漢初始有「尚書」之稱;尚書者,意謂古代之公文也。後世因其為羣經之一,故又稱之為...
《左傳》,舊傳為春秋時期左丘明著,近人認為是戰國時人所編,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
漢朝司馬遷撰。一百三十卷。起自黃帝,訖漢武帝,分為本紀十二、表十、書八、世家三十、列傳七十。為二十四史之一,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的史書。南朝宋裴駰作集解,唐司馬貞...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時期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余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註。其中...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六十五卷,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陳壽是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故《三國志》尊魏爲正統,魏志有本紀、列傳...
《後漢書》,是南朝宋時期歷史學家範曄編撰的史類文學作品,屬「二十四史」之一。《後漢書》與《史記》《漢書》《三國誌》合稱「前四史」。 《後漢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
《晉書》於唐朝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寫成,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
《宋書》,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記述南朝劉宋一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梁沈約撰,含《本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個別《列傳》有殘缺,少數《...
《南齊書》,二十四史之一,南朝梁·蕭子顯撰,記述南朝蕭齊王朝自齊高帝建元元年(西元479年)至齊和帝中興二年(西元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現存關於南齊最早...
《梁書》是二十四史之一,是唐初姚察、姚思廉撰紀傳體史書。 《梁書》是一本紀傳體南朝梁史,二十四史之一。作者姚思廉( 557~637年),本名簡,思廉是他的字,吳...
《陳書》是唐朝人姚思廉所著的史學作品,屬二十四史之一,是一本紀傳體史類書,凡三十六卷,記載南朝陳朝史。成書於貞觀十年(公元636年)。 《陳書》是姚思廉繼承其父...
趙子曰:匠成輿者,憂人不貴;作箭者,恐人不傷。彼豈有愛憎哉?實技業驅之然耳。是知當代之士、馳騖之曹,書讀縱橫,則思諸侯之變;藝長奇正,則念風塵之會。此亦向時之論...
《聊齋誌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間已有流傳。 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張友鶴《聊...
莊子一書,漢以前很少有人稱引,也没有人作注釋。魏晋之際,玄學盛行,纔有晋人司馬彪、崔譔、向秀、郭象諸家的注和李頤的集解。現在除郭注完全保存以外,其餘諸人的注、解...
《三國演義》(又名《三國誌演義》《三國誌通俗演義》 )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根據陳壽《三國誌》和裴松之註解以及民間三國故事傳說經過藝術加工創作而成的長篇章回體歷...
《水滸傳》是元末明初編著的虛構小說(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或羅貫中或兩人皆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長篇小說。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
所謂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是概括所有帶脂批的《石頭記》傳抄本的總和,這些傳抄過印本上都保留了大量的朱紅色批語,其中有些重要的傳抄版本上,題有《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字...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虛構神魔小說。 今見最早的《西遊記》版本是明代萬歷二十年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未署作者姓名。魯迅、董...
《金瓶梅》,也稱《金瓶梅詞話》,是中國史上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白話世情章回小說。作者不著其名字,署名為明代蘭陵笑笑生,蘭陵是山東嶧縣(今棗莊市)舊稱,蘭陵笑...
凌濛初(1580年-1644年),字玄房,號初成,別號即空觀主人。明代浙江烏程(今吳興區織里鎮晟舍)人,文學家、小說家。其著作《初刻拍案驚奇》與《二刻拍案驚...
《曹子建集》共10卷,收錄了曹植的詩文辭賦。其中收錄較完整的詩歌有80余首,一半以上為樂府詩體。曹植詩以其兄曹丕即位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詩歌分兩類:一是表現他作為...
《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相傳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楚辭」的名稱,西漢初期已有之,至劉向乃編輯成集。東漢王逸作章句。原收戰國屈原、宋玉...
陶淵明(三六五——四二七),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作過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和彭澤令,四十一歲由彭澤令上辭官歸隱,直至去世。卒後友人私...
劉義慶(403年~444年),字季伯,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人 ,南朝宋宗室、文學家。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次子。 永初元年(420年)封臨川王,征為侍...
《文心雕龍》是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創作的文學理論著作,成書於南朝齊和帝中興元年至二年(501—502)間。 《文心雕龍》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兩編,各二十五篇,包...
蘇軾(1036年12月19日-1101年8月24日),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人稱大蘇。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
《古文觀止》,清·吳乘權【楚材】、吳大職【調侯】選編,所選之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共計二百二十二篇,大體反映了先秦至明末古文發展的大致輪廓和主要面貌。其篇幅長短...
《昭明文選》是中國現存編選最早的詩文總集,昭明文選它選錄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間、100多個作者、700余篇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因是梁代昭明太子蕭統(501—...
《河嶽英靈集》是唐代殷璠編選的專收盛唐詩的唐詩選本。書中自序說:「粵若王維、王昌齡、儲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嶽英靈也,此集便以《河嶽英靈》為號。」 此書宋刻本分上...